7月25日,保阜高速阜平段遭遇極端強降雨天氣,最大降雨量達到532毫米,傾盆暴雨如注,巨量雨水在短時間內匯聚成滾滾洪流,給保阜高速東下關養護工區轄區段的道路安全和車輛通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面對突發汛情,東下關養護工區迅速響應,積極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全力投入到道路排查和搶險保暢工作中,以實際行動保障了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
雨情就是命令,東下關養護工區在7月25日上午接到暴雨預警后,立即啟動防汛應急預案。領導班子迅速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對防汛搶險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為應對此次強降雨,工區提前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工作。在主汛期來臨之前,提前儲備了充足的防汛物資,包括沙袋、抽水泵、警示標志等,構建了“三級巡查”體系:日常巡查由養護股。橋隧股每日完成,重點排查排水系統;專項巡查由技術骨干每周開展,聚焦橋梁支座、隧道滲漏水等隱蔽部位;聯合巡查養護股、橋隧股、工程隊每月進行,模擬暴雨場景檢驗應急響應。并對各類搶險設備進行了全面檢查和維護,確保設備性能良好,隨時能夠投入使用。
暴雨期間,氣象部門發布了暴雨紅色預警,啟動防汛I級響應。東下關養護工區迅速組織養護人員不間斷進行巡查巡視,主動奮戰在高速公路上。他們冒著傾盆大雨,趟著過膝的積水,仔細檢查道路、橋梁、隧道等設施的安全狀況,及時發現并處理各類安全隱患。在巡查過程中,養護人員重點關注邊坡碎落滑塌、路面積水、橋涵排水是否通暢、基礎和八字墻有無沖刷、隧道洞口及邊坡是否穩定等情況。一旦發現問題,立即在來車方向設置提示牌、爆閃燈、安全錐等警示設施。
暴雨如瓢潑般傾瀉,“雨最大的時候,能見度不足5米,車輪碾過積水能濺起2米高的水花。”工區主任陳向鋒回憶道。在K234+500處,巡查人員發現一處邊坡滑塌樹木倒伏。他們當即趴在泥濘中,徒手清理樹枝雜物,冰冷的雨水混雜著泥沙灌進衣領,卻沒人顧得上擦拭——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清理不及時,后果不堪設想。
此次強降雨導致部分路段出現邊坡滑塌、樹木倒伏等情況,嚴重影響道路通行安全。東下關養護工區迅速組織搶險力量,對各類險情進行緊急處置。養護人員們爭分奪秒,疏通排水設施,清理碎石泥沙,移走倒伏樹木,及時修復受損的道路設施。對于邊坡滑塌地段,采用裝載機、挖掘機等大型機械設備進行清理和加固,防止二次滑坡發生。在搶險過程中,養護人員充分發揮不怕吃苦、連續作戰的精神,晝夜不停實施作業。他們的衣服被雨水濕透,鞋子里灌滿了泥水,但沒有一個人退縮,始終堅守在搶險一線。經過連續奮戰,共發現清理隱患19處,清理土石約240方,使用裝載機兩臺班,及時排除了各類險情,保障了道路的基本通行條件。
此次532毫米的極端暴雨,既是對東下關養護工區應急能力的“大考”,也為山區高速防汛積累了寶貴經驗。東下關養護工區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防控”轉變。通過提前排查、動態監測,將80%的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改變了過去“雨停再搶險”的被動局面。正如工區主任陳向鋒所說:“與其在暴雨中拼命,不如在晴天里較真。”
7月26日00時,保阜高速阜平段全線恢復雙向通行。7月26日工區開始全面巡查排險,統計此次特大暴雨造成的道路隱患,共19處,工區立即進行修復,截止7月29日雨過天晴,已處置隱患12處,清理土石780方,目前保阜高速行駛暢通。
陽光透過云層灑在高速路面上,折射出晶瑩的光。東下關養護工區的人員仍在忙碌,他們正在對受損路段進行加固,對排水系統進行升級。“暴雨總會再來,但我們的準備會更充分。”他們的話語,如同腳下的高速公路,堅定而有力量。
此次保阜高速阜平段暴雨搶險工作,東下關養護工區以快速響應、科學組織、有效處置,成功應對了極端強降雨天氣帶來的挑戰,保障了高速公路的安全暢通和司乘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他們的辛勤付出和無私奉獻,展現了交通人的責任與擔當,為維護區域交通秩序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未來,東下關養護工區將繼續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應急預案和工作機制,提高應對各類突發災害的能力,為廣大司乘人員提供更加安全、暢通、舒適的出行環境。

